2016/4/14 309
本文摘要: 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(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)的脑膜瘤,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,亦可呈哑铃形生长。
小脑幕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小脑幕(包括幕切迹和窦汇区)的脑膜瘤,可向小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发展,亦可呈哑铃形生长。
小脑幕脑膜瘤易向幕上及幕下两个方向生长,故可出现颞枕及小脑两种症状。发生于小脑幕下的肿瘤,多数以小脑症状为主。
由于肿瘤多偏向一侧,故小脑体征多出现一侧,或以一侧为主,如粗大水平眼球震颤,指鼻及轮替动作不灵等,往往以病变侧表现为典型。
由于肿瘤起源于脑本质外,所以小脑体征出现晚于颅内压增高症状。
尽管小脑幕脑膜瘤可向幕上或幕下两个方向生长,手术切除肿瘤完全是可能的。
手术入路有三种即:颅后窝、颞枕部以及小脑幕上、下联合开颅。
无论哪种开颅方法,都要将横窦暴露充分,手术中尽可能保护,万一手术中因剥离肿瘤造成横窦小的撕裂,应予以修补,以保证血流通畅。
肿瘤的切除方法与一般脑膜瘤手术方法相同,瘤内分块切除,将肿瘤侵犯的小脑幕一并切除,防止肿瘤复发。
对横窦的处理应小心,对于近横窦生长的脑膜瘤横窦并不是完全闭塞,不要盲目的切除或损伤,手术前脑血管造影的窦期对此很有帮助。
手术中如损伤横窦,应以筋膜修补,或压迫海绵。当对侧横窦和乙状窦畅通的话,结扎切除一侧的受肿瘤侵犯的横窦是可以的。
小脑幕脑膜瘤手术死亡率并不比其他部位的脑膜瘤高,手术死亡主因是由于横窦损伤或肿瘤体积巨大,尤其是小脑上动脉的中脑分支的损伤,致使影响了脑干的功能。
小脑幕脑膜瘤累及横窦时,手术连同受累的小脑幕切除,手术后复发率较低,对未能全切除的病例。手术后给予放射治疗,目前最高端的放疗首推伽马刀治疗,经过手术加放疗后小脑幕脑膜瘤的复发率更低。
分享到: